【考据】《崩坏3》主线剧情阅读笔记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崩坏3 33章剧情看不懂 【考据】《崩坏3》主线剧情阅读笔记

【考据】《崩坏3》主线剧情阅读笔记

2023-07-19 16:26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前排说明

此系列为对《崩坏3》主线以及相关剧情中所引用/化用内容(主要是文学作品)的考据整理。待整理完毕后会以网盘形式分享我搜集到的电子书资源。

部分内容会附带一些点到为止的解读(仅代表个人观点),毕竟有些内容还是有点晦涩的,需要一些创作背景之类的知识辅助理解;同时也欢迎不一样的见解。

大部分都只标明出处和进行基础释义,以免造成观点的先入为主,避免越俎代庖剥夺属于每个人的主动思考的乐趣。

本意是为大家理解剧情与独立思考提供方便;若通过这一渠道能够增长见识,拓宽眼界,自然更好,我做的事也算有价值。

*【该内容也将由我本人(虎扑同名)同步发布于虎扑「崩坏3」专区,以及B站文七传个火——文七老师的崩坏3主线剧情直播录像下评论区的笔记,但因B站的编辑功能问题,内容会有一定修改。

如果希望对于崩坏3的故事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思考和理解角度,那在此强推文七老师👍

P.S. 哲学方面自认没那个能力,所以就不做了,但同样会根据文七老师的解读,单独整理出相关的参考书目。】*

系列目录

【考据】《崩坏3》主线剧情阅读笔记-间章&第32章

【考据】《崩坏3》主线剧情阅读笔记-第33章-(1)&(2)

【考据】《崩坏3》主线剧情阅读笔记-第33章-(3)

【考据】《崩坏3》主线剧情阅读笔记-第34章-(1)

【考据】《崩坏3》主线剧情阅读笔记-第34章-(2)

【考据】《崩坏3》主线剧情阅读笔记-第34章-(3)

【考据】《崩坏3》主线剧情阅读笔记-第35章-(1)

【考据】《崩坏3》主线剧情阅读笔记-第35章-(2)

【考据】《崩坏3》主线剧情阅读笔记-第39章-(1)

正文-(2)1.「蚍蜉豸」

注:蚍蜉:一种体型较大的蚂蚁。都知道“蚍蜉撼树”,其中蚍蜉指不自量力之人。

豸:无脚的虫。《尔雅·释虫》有:有足谓之虫。无足谓之豸。“虫豸”合为一词,代指小虫。

非现实生物,代指蝼蚁。

2.「弗楼沙」

注:剧情里其意为“人类之家”,现实中是古印度地(国)名,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。

晋时法显(天竺求法第一人)《佛国记》中有载:“从犍陀卫国南行四日到弗楼沙国。”

弗楼沙,即梵文Purusapura的音译,意译为「丈夫土」。佛教中的「丈夫」专指“勇进正道、修行不退的修行者”。

3.「大洪水」

注:多个民族或文明皆有的“洪水灭世”的传说(荣格将其列为「原型母题」之一),代指“灭世之灾”。

世人最熟悉的应是《圣经·旧约》中的”诺亚方舟“的故事。

P.S. 第(3)段的”原型“我并不认为是荣格意义上的。

4.「诺顿、泰勒、玛拉」

注:诺顿定理-爱德华·劳笠·诺顿(&汉斯·梅耶尔)

泰勒公式-布鲁克·泰勒

《Quantum Dialogue(量子对话)》-玛拉·贝勒

虽然完全对不上,但很难不怀疑是故意的(

5.「Avatar」

注:梵语,本意为“分身、化身”。在梵文中,化身一词具有“透过深思熟虑,并且由于特殊目的而从较高境界‘下降’、‘转世’ ”的涵义。

互联网时代即为“虚拟角色(形象)”的代名词。

P.S. 所以确实是皮套(

6.「比起听她在说些什么,还是看她在做些什么更加准确。」

注:这话可以追溯到《论语》。

没想到吧😋实际上这一则《论语》各位很熟悉——

《论语·公冶长第五》有:宰予昼寝,子曰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!于予与何诛?”子曰:“始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;今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观其行。于予与改是。”

译文:宰予白天睡觉。孔子说:“他如枯朽之木一样无法雕琢,如腐土之墙一样无法粉刷,我能拿他怎样?”孔子又说:“以前我看人,他说什么,我信什么;现在我看人,听他说,再看他做。因为宰予,我改了过来。”

正文-(3)7.「鸟翼系上了黄金,鸟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翱翔。」——泰戈尔,《飞鸟集·231》

8. 「当牵牛花初开的季节,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。」&「当然,那不是我。但是,那不是我吗?」——史铁生,《我与地坛》特殊

1. 和上次一样,没有需要特别解释的。《我与地坛》那两句结合原文稍微揣摩一下也是很容易理解的。别忘了,这是《崩坏3》,这个故事曾经向你传达的东西,都可以成为解读这句话的资本。

2. ”无意义与存在“、”自私“、”自由“、”向死而生“都是挺熟的东西了,这次偷个懒。

【YYGQ动物园】何为“崩坏”?来由此通达崩3故事的核心内涵吧

【YYGQ动物园】自愿又安心的傀儡——从千人律者到女神异闻录

【YYGQ动物园】你真的读懂奥托了吗?关于尼采、没落之桥、正午的闪电——奥托·阿波卡利斯

私货时间

莫名想到了米兰·昆德拉的离世。

既然上次提了伍迪·艾伦的“不朽”,这里便也用《不朽》来送别和作结吧。

「人们指望不朽,可是忽视了不朽与死亡一起才有意义。」

如弗朗索瓦·里卡尔的书评《阿涅丝的必死》中所言:

「安宁不是来自于尘世之上,不是回到自我。它只是简单地放下武器,然后消失:是承认自己的必死性。」

希望老爷子已然获得属于他的安宁与自由罢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